中秋节的特色

祝福语365网络整理中秋节的特色,文章围绕中秋节的特色,建党节进行说明,正文内容是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中秋节的特色吧。 中秋节的特色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

祝福语365网络整理中秋节的特色,文章围绕中秋节的特色,建党节进行说明,正文内容是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中秋节的特色吧。


中秋节的特色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爷儿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别称的来历

中秋节有很多别称,中秋节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团圆节"、"女儿节"、"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和"端正月"。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商品广告上,有的写"仲秋节",有的写"中秋节",甚至有的日历上也有两种写法。"仲秋节"、"中秋节"到底是哪一个对?还是全都对?

咱们先看看"仲秋"与"中秋"各是什么意思。

古人排序时用孟、伯、仲、叔、季,就相当于现在的第一、第二、第三。这其中,孟与伯,表示第一个;仲表示的是第二个;叔与季,有"以后"的意思。

古人说季节时,也用孟、仲、季。春天共是三个月,第一个月就是孟春,第二个月就是仲春,第三个月就称季春。孟秋是七月,仲秋是八月,季秋是九月。所说的仲秋,就是秋天的第二个月。

农历八月十五那个节,的确是在秋天的第二个月,但是这个节日是个时点,并不是时段,这个节是秋天中的最中间的那一天,而不是一个月,所以说只能是"中秋节"而不应该是"仲秋节"。《辞海》"中秋"说:"夏历八月十五日。因在秋季的正中,故称。"

"仲"读zhòng,是表示次序的;"中秋节"的"中"读zhōng,这个"中"是表示位置的。"仲"、"中",写法不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又叫八月节,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小编认为八月节是最接地气的叫法,也体现出人们对中秋佳节的重视,只要一说八月的节日,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就是中秋节了。在中国北方的地方语言中,八月节也是经常出现的称谓。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秋》:"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我看借给他们点吧,大八月节的。"

描写中秋的古诗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